科普时报记者 吴琼
“为什么我国选择在月球背面采样?”“嫦娥六号采集回的月壤怎么研究利用?”“我国未来会在月球上建基站吗?”……
9月12日,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的“博物馆里的巾帼科普公开课”首场活动“跟‘嫦娥’去探月”科普公开课现场,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提问。这是由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(简称“纲要办”)成员单位之一——全国妇联,联合多单位主办的全国科普月期间的活动之一。
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冯身洪介绍,近5年来,由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中国科学院等35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,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,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,取得显著成效。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.37%,提前完成2025年阶段发展目标。
今年全国科普月组织了六大板块活动,其中包括“纲要办成员单位特色活动”。
“纲要办”于2008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。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,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。“纲要办”目前有35家成员单位。
为广泛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,早在今年6月,“纲要办”便印发通知,要求成员单位加强系统动员,围绕相关领域、特定主题,组织开展品牌性科普活动,普及科技知识,增进公众对行业科技的理解和认识。
为共同打造一场全民参与、精彩纷呈的科学嘉年华,展现中国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“两翼齐飞”的生动实践,“纲要办”成员单位纷纷行动起来,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,突出领域或行业特色,组织开展科普活动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、“全国爱牙日”宣传活动;全国总工会召开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;中国工程院开展院士进校园活动、院士进基层科研单位活动;体育总局开展第四届全国体育科普讲解大赛;国家文物局举办“积厚流光——淮河中游地区古代科技文物展”“水下华章——广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半世纪”等展览;中国地震局组织“安全相伴 有备无患”中小学地震预警避险示范演练联动活动;国家民委开展科普边疆行暨科普乡村行活动;国家林草局组织了“风云知农意” 气象科普进农村活动,开展“绿野寻踪:探秘中越边境生物多样性”“守护绿水青山,我们在行动”“嵛山生态系统定位站科学观测体验”等主题活动;自然科学基金委围绕其资助的基础研究优秀成果,策划《科学未来式》特别节目,邀请若干位院士专家开展科普活动,并进行线上传播;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了以“智慧监管科技护航”为主题的科学实验展演活动、新疆棉科普研学实践活动……
“纲要办”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倾力打造的科普盛宴,让曾经看似“高冷”的科技知识,真正融入寻常百姓家,为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