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
11月17日,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,气象数据与园林观测显示,今年北京彩叶的最佳观赏期较往年延长近一周,直至11月下旬。市民惊喜地发现,无论是远郊山岭的层林尽染,还是城市街巷的落叶铺金,今年的秋色都比往年更浓郁、更持久。
“这份‘加长版’的秋日浪漫,并非偶然天赐。”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其背后是北京多年来坚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在生态建设领域持续深耕的成果——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至45%,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筑起坚实生态屏障,“增彩延绿”科技创新不断为景观添能。截至目前,北京彩叶树种的种植面积已近278万亩。

北京今秋的“高颜值”究竟如何造就?该负责人介绍,首要原因是日益厚实的绿色家底和科学长远的生态规划。“十四五”时期是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,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达34.8万亩,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至45%。平原地区更形成了40片万亩以上的大型森林板块,如同绿色海洋与山区绿屏无缝衔接,共同筑牢了首都的生态防线。
不过,秋冬绿化景观略显单一,曾是北京生态建设的现实难题。对此,北京自2015年起就前瞻性启动“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”,用科技力量为城市秋景注入持久活力。
该工程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智慧,组建多领域攻关团队,联合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,专注于新优彩色、常绿乡土植物的筛选、繁育与应用技术研究。经过数年努力,成果丰硕:成功攻克“丽红”元宝枫、青榨槭等85种新优乡土植物的优株筛选、培育及快繁技术,筛选保存优良种质资源千余份,规模化繁育高品质苗木超150万株。这些精心选育的品种,不仅叶色靓丽,而且适配北京气候土壤,为丰富秋色提供了充足“颜料”。
“技术突破远不止于品种选择。”该负责人补充道,工程还大力推广土壤改良技术,要求所有示范区使用有机肥、菌根肥等,有效提升土壤肥力,为植物健康生长夯实基础;创新集雨节水措施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;同时初步构建符合北京特点的树木养护体系,对城市树木开展健康诊断和精细化养护,确保树木长势健壮、叶色鲜亮。这些综合技术的应用,显著延长了树叶的变色期和挂叶期,让“彩叶观赏期延长”成为今年秋天最鲜明的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