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牙齿变“长”的经历:喝水时总觉牙齿发凉,照镜子查看后发现是牙根外露。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王朔解释,这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的视觉错觉。
王朔将牙齿形象比作一棵树:“牙龈与牙槽骨就像包裹牙齿这棵‘树’的土壤,牙龈萎缩通俗说就是‘土壤流失’,失去牙龈包裹的牙齿,看起来自然就变‘长’了。”
王朔进一步解释,牙槽骨“土壤流失”的罪魁祸首是牙周炎。日常刷牙若不彻底,牙齿周边易堆积牙菌斑与牙结石,这些物质会刺激牙龈引发红肿出血,若未及时干预,炎症会向下蔓延破坏牙槽骨,进而发展为牙周炎。而牙槽骨被破坏吸收后,牙龈失去支撑便会萎缩。
因此,预防牙龈萎缩的关键在于防控牙周炎。对此,王朔给出了两项防护建议。
一是做好日常清洁并讲究方法。他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,即刷毛与牙龈呈斜45度角,小幅度水平震颤清洁,重点清理牙齿与牙龈的交界处。同时需每日使用牙线,以此清除牙缝间牙刷难以触及的菌斑,这一清洁效果是普通刷牙无法替代的。
二是坚持定期洗牙与进行口腔检查。王朔解释,即便刷牙再认真,仍会有牙菌斑钙化形成刷不掉的牙结石。他建议每年进行1-2次专业洗牙,彻底清除这类致病根源。同时通过医生定期检查,实现牙周问题的早发现、早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