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科幻教育将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—— 以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初赛试题为例
来源:科普时报 2024-01-13

视觉中国供图


讨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,绕不开“新高考改革”这个“热词”。之所以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新高考改革,是因为这是推动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不可忽视的大背景。科普科幻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路径,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育人宗旨、方法的底层逻辑高度一致,因而能形成有效助力,堪称科普科幻教育给中小学带来的“红利”。

以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初赛试题为例,试作分析——

围绕人工智能发展、大国重器“核能充电宝”“玲龙一号”以及“农业科技的力量”三个主题,初赛分别设置了三组题目,每一组题目中均包括科普和科幻两方面的子题目,参赛学生可自主选择任意一题展开创作。

在我看来,这些试题的命制有突出的共性:主题既呈现国际国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突破,又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,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;试题通过创设情境与任务,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、想象力、创新力,也为科学与人文素养兼备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展示的机会。

如“农业科技的力量”这一主题的作文试题中,主阅读材料为通讯《袁隆平:追逐“禾下乘凉梦”》,该文介绍了当代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,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的意义,还勾勒了以袁隆平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形象,歌颂了科学家精神,体现了大赛主办方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追求。

试题还提供了两篇科幻小说作为辅助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