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科学教育天山行”实验探秘走进新疆和田墨玉县第一中学

来源:中国科普网 作者:毕文婷 2025-06-18 22:19

科普时报记者 毕文婷 胡利娟

6月18日上午,“科学教育天山行”实验探秘走进新疆和田墨玉县第一中学,为同学们打造沉浸其中的科学探索奇妙之旅。

  

海关总署直属广州海关实验展演团队以古装剧常见的“银针试毒”为起点,展现“碘滴定法”“光度分析”“气质联用检测”等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法,呈现不同历史时期食品检测工具与技术的发展。

银针试毒:古代基于银与砒霜(常与硫化物伴生)反应的检测原理,体现当时食品安全筛查方法。

碘滴定法:19世纪初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,展现定性检测的科学逻辑。

光度分析:20世纪初仪器分析技术的突破,通过光信号测定被分析物含量。

气质联用检测:当代分析检测技术,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方法实现多种痕量污染物的准确定量。

你能分清哪些物品不能入境吗?除了实验展演,海关总署直属广州海关实验展演团队还带来了干货满满的“海关课堂”,解读物品入境规则。随后将18名同学分为6个小组,要求大家运用刚学到的知识,在3分钟内对物品能否入境作出判断。

山东省科技馆实验展演团队的故事从“海洋探索号”潜艇螺旋桨突发损坏的紧急情境拉开帷幕。随着剧情的推进,观众仿佛置身于深邃的海洋之中,与潜水艇的船员们一同面对这场危机。而正是这个紧张的情节,巧妙地引出了空泡现象的科学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双重性。

高二年级8班努尔古再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,向展演团队提出问题:在实验过程中,我们如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?有哪些潜在的干扰因素需要排除?山东省科技馆实验展演团队成员之一、山东省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董智回答:“实验前明确实验目标和过程,规范实验操作步骤,控制变量,设置对照组,多次实验,记录实验结果并对结果做分析。参考查阅相应的学术文章、纪录片等权威性材料。”

高二年级14班穆尼热想进一步了解空泡现象,“在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还有哪些未被充分利用的潜在应用?”董智举例说:“比如农业方面,可以利用空化冲击波灭活果汁中的微生物,保留维生素;工业方面,可以利用空泡的微锻造效应使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,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。不过由于空泡的可控性较差,所以未被充分利用。”

“科学教育天山行”是由科技日报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、自治区教育厅、自治区科技厅、自治区科协联合主办的精品科学教育项目。

墨玉县第一中学是墨玉县历史最悠久的学校。该校不断优化教学方法,通过开展各类教学改革活动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

(本文图片由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摄)

编辑:吴桐
Baidu
map